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物推薦 荷蘭,小國大幸福(隨書贈綠色旅遊地圖)



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

荷蘭,小國大幸福(隨書贈綠色旅遊地圖)





荷蘭,小國大幸福(隨書贈綠色旅遊地圖) 評價



網友滿意度:



為了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媽媽們一定要在準備生小孩前

做好吸收大量知識的準備!!!XD

畢竟工作也還要顧,不大可能一天到晚都在跑診所醫院~

所以一本好書以應不時之需是非常重要的~

像這次看到的這本

荷蘭,小國大幸福(隨書贈綠色旅遊地圖)

就相當受用噢!! 如果文內的情況也是你會碰到的~

超推薦自己留一本! 未來有朋友要生小孩也

還可以拿給他們參考呢((灑花~



荷蘭,小國大幸福(隨書贈綠色旅遊地圖)



本週熱銷商品:





人世間的謎底:道破人類存在的真正原因







世界妖怪大百科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荷蘭,小國大幸福(隨書贈綠色旅遊地圖)》



    大自然共舞的水鄉綠奇蹟



    提到荷蘭,你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是什麼?風車?運河?鬱金香?還是頭頂鮮奶、穿著傳統服飾和木鞋的荷蘭少女?其實,荷蘭除了擁有風景明信片上如夢似幻的美景之外,更是一個讓人充滿讚嘆驚豔的綠色奇蹟國度。透過本書作者 -旅居、留學荷蘭5年多,出版多部【荷蘭學】相關著作,堪稱荷蘭旅遊達人、生活觀察家的郭書瑄綠色書寫,將帶你深度品味荷蘭的綠驚豔、綠生活、綠創意、綠建築、綠奇蹟!



    土地面積和台灣差不多大、地理環境與台灣相似的荷蘭,曾經勇於「與天爭地」,近年來轉變成反其道而行的還地於海、重建生態區、漂浮建築、提倡節能......等等,致力於修復自然、順應自然。這麼做,除了危機感使然,更是推動永續環境的使命感!面對全球暖化與海平面上升的雙重威脅,卻沒有荷蘭人覺得自己活在不安全的地方,反而更樂天知命的過著簡樸生活,像是出門騎單車、三餐吃蔬食、隨手做回收......等,在在凸顯荷蘭人樂活、慢活、簡單活的綠色精神!



    ◎綠生活:出門單車代步,只為享有清新好空氣;全民瘋回收,賺錢還能救地球;冬天不開暖氣、平時節約用水、餐餐吃蔬食,省錢又省能源;就連尊貴的女王生日,荷蘭人都選擇以擺二手攤的方式來為女王慶生,充分展現惜物不浪費的綠色精神。



    ◎綠創意:打造鬱金香公園、全球最大花卉拍賣市場,化綠意為經濟;咖啡館兼二手交換、廢建材造新屋,既環保又省錢;因為尊重生命、堅持萬物平等,建造全世界第一條野生動物專用公路,共創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方式。



    ◎綠建築:荷蘭的當代綠能建築有許多可觀之處,例如將草坪延伸為屋頂的節能圖書館、潛力無窮的漂浮建築、使用輕型環保建材的氣候調節建築、廢料蓋成的建築、雨水回收房屋,由廢棄儲氣罐和自來水公司廢棄舊水塔改造而成的展演地和旅館,以及利用竹子易於彎延展特性蓋成的有機建築......等,還有大量使用太陽能板、住宅與溫室結合體的「溫室社區」型永續社區。



    ◎綠城市:除了環保綠建築科技之外,荷蘭的城鎮也有許多值得了解的綠思維,來到茅草屋頂羊角村,可以看到完整保留的傳統荷蘭茅草屋建築及水道;到南海來趟懷舊之旅,尋訪風車村、蒸汽火車與南海博物館;舊城新用馬斯垂克,不但是三國交界之邊境城、唯一的山中溫泉、藝術博覽會;兼容並蓄阿姆斯特丹,以開放精神體現在城市規劃、同志大遊行;設計之城愛因霍芬,正是飛利浦總部與LED燈概念、荷蘭設計週的發源地......。



    這是一本值得台灣借鏡的綠色生活改造建言之書,也是一本荷蘭深度旅遊的綠色指南。旅遊書從未介紹過的異地綠經驗與綠驚艷、綠風景與綠生活、綠創意與綠設計、綠建築與綠城市,都在美妙的閱讀、旅遊經驗裡,一一相遇......。

















    • 作者介紹





      郭書瑄

      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博士,現為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長居荷蘭多年,喜以人文角度觀察社會各方運作。

      著有《新荷蘭學》、《插畫考》、《圖解藝術》等書,譯有《荷蘭不唬爛》、《超台灣》、《藝術文化經濟學》等,另有多篇著作及翻譯散見各雜誌刊物。

















    荷蘭,小國大幸福(隨書贈綠色旅遊地圖)-目錄導覽說明





    • 【推薦序】

      【作者序】



      PART 1歡迎來到,青蛙國度

      曾經勇於「與天爭地」的國度,

      現在奉行「與天合作」的行動:

      還地於海、提倡節能、重建生態區......

      這麼做,除了是危機感使然,

      更是推動永續環境的使命感。

      1.順天命的奇蹟之地

      2.與水共舞的浪漫風情

      3.誰也無法抗拒的風車精靈

      4.鬱金香公園的富貴印象

      5.轉角遇到牛和羊

      【綠色旅遊】參觀荷蘭水利成就/阿姆斯特丹運河河道之旅/探訪桑斯安斯風車村/鬱金香花季之旅/梵谷森林公園怎麼去?



      PART 2綠活.樂活.慢活.簡單活

      崇尚Go Dutch的精明荷蘭人,

      對實踐綠色生活,別有獨特見解:

      腳踏車成主流、回收是全民運動、冷食蔚為風尚......

      他們在水、電、汽油、瓦斯等能源的使用上,

      絕對堅持用最精省的態度與執行方式!

      6.千萬別擋住騎腳踏車的荷蘭人

      7.凡事先省了再說

      8.給女王最難忘的紀念活動

      9.不麻煩的蔬食加速食主張

      10.有點毒又不太毒的怪「蘑菇」



      PART 3綠色建築,有請入住

      荷蘭式的「環保」不只是概念,更是實踐,

      而且,他們水晶適合戴著睡覺嗎?選擇了最具創意與美感的方式:

      漂浮與水上的建築、綠意綿延的綠屋頂、環境永續的綠社區......

      即使是在類似「都更」這樣的「硬話題」,

      荷蘭人都能「化荒地為綠意」。

      11.在水上一起晒浪漫的漂浮建築

      12.起死回生的廢棄舊建築

      13.讓城市綠油油的創意綠建築

      14.竹子狂想曲變兒童天堂

      15.把溫暖日光迎回家的風景住宅

      【綠色旅遊】體驗水上生活/住宿改建旅館/西瓦斯工廠文化園區怎麼去?/台夫特大學圖書館怎麼去?/參觀有機建築



      PART 4綠色打造永續城鎮

      當「綠色」成為觀光事業的主力,

      如何確保城鎮因此偏離初衷、發展失衡:

      保持無車地帶、留住過往情懷、指向未來發展......

      荷蘭人是這麼平衡發展與環保的,

      這讓綠色不只是商機,更是生存之道!

      16.獨立不遺世的北方威尼斯──羊角村

      17.回到上一世紀桃花源──返樸歸真的南海三角

      18.融合新舊與綠色精神的歷史古城──馬斯垂克

      19.懷古不守舊的綠色大學城──萊登

      20.創新+懷舊+多元混搭的現代進行「市」──阿姆斯特丹

      21.歷史廢墟的實驗場域──鹿特丹

      22.承載未來的夢想城市──阿爾米爾

      【綠色旅遊】羊角村怎麼去?/南海懷舊之旅怎麼去?/天堂書店怎麼去?/法肯堡市立洞窟怎麼去?/萊登博物館之旅/MVRDV建案巡禮/方塊屋怎麼去?/小孩堤防怎麼去?/阿爾米爾當代建築之旅

















    02 與水共舞的浪漫風情

    我和英國友人東尼,在錯綜複雜的阿姆斯特丹街頭閒逛時不慎迷失了方向。

    「別堅持了,我們來問路吧 !」於是我開口向第一個迎面而來的路人,詢問中央車站的方向。

    條條運河環繞中央車站

    「中央車站?簡單得很。」擁有典型荷蘭外貌的高大路人,耐心地向我們說明:「我教你們一個祕訣:你們走到哪裡都會碰到運河對吧?只要往這些弧形河道的圓心前進,就會抵達中央車站了。你們難道不知道,阿姆斯特丹正是以這些半同心圓形狀的運河河道聞名的嗎?」

    直到我回家補做了功課,才發現荷蘭首府阿姆斯特丹縱橫的運河水道, 原來規劃得如城市街道般驚人地整齊;而環繞在阿姆斯特丹城市外圍,長達一百三十五公里的環狀水線(Stelling van Amsterdam),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 N E S C O)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建設。原來,我膚淺的眼光只顧著偷瞄紅燈區櫥窗內的性感女郎,殊不知腳下踩過的河道與橋樑,承載的是集結了前人血汗、令世人為之讚嘆的建築成就。

    「人們只要聽說我是荷蘭來的,就立刻認為我是水上專家。」一名台夫特科技大學建築系的荷蘭交換生,來到人才濟濟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時如此感嘆。

    擁有私人船隻不稀奇

    荷蘭人所居住的這片與北海共生存的土地,可說是用運河、橋樑與堤防連結起來的,這樣的先天環境使荷蘭人的生活無可避免地與水息息相關。四通八達的水道,不僅形成了自古以來的防禦水線,同時也造就了完整的水運系統, 使第一大港鹿特丹成為歐陸重要轉運港;與此同時,這些縱橫水道也帶來了荷蘭獨有的各種水上風情與文化,這是其他立足於「正常」陸面上的國家人民無法想像的世界。荷蘭人似乎打定主意,要用「水」讓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荷蘭人甲:「你決定要買車還是買船了嗎?」

    荷蘭人乙:「還在考慮。買車似乎比較實際,但是停車問題很麻煩,而且我一直想和其他人一樣,晴朗的時候就開船來趟愜意的運河之旅。不過話說回來,一年之中天氣好的日子又有多少呢?何況冬季一旦河面結冰,就哪裡也去不了??」

    以上的對話,大概也只有在荷蘭才能聽到吧 !

    事實上,擁有私人船隻的荷蘭人還不在少數。若你有幸住在靠河的區域, 這些運河內的船隻功能就像路面上的汽車一樣,不僅可以作為每日的通勤工具,也可以充當開派對的理想地點,而市政府也為船隻的停泊規劃出如路面停車格一樣的「停船格」。在首都阿姆斯特丹,除了私人船隻之外,還有各種觀光遊艇、任意上下(Hop On Hop Off)的運河巴士,甚至有同樣漆成小黃顏色的「計程船」(Water Taxi),讓河面交通的盛況毫不亞於車水馬龍的街頭。就連聖尼可拉斯(Sinterklaas,類似荷蘭版的聖誕老人)每年十二月進城時,搭的也不是馴鹿拉的雪橇,而是和隨從黑彼得(Zwarte Piet)們一同搭著小船從河港登陸,為孩童們帶來糖果和歡笑呢。

    特別節日最怕「塞船」

    至於每逢女王節(Koninginnedag,慶祝朱莉安娜女王的生日)等大型節日當天,阿姆斯特丹運河內便塞滿了大大小小的船隻,從放著震耳欲聾音樂的大型船趴,到三五好友自行聚會暢飲的小型動力船,硬是將全城的河道擠成名符其實的水洩不通。當其他城市飽受塞車之苦時,荷蘭人此時面對的則是「塞船」的畫面。不同之處在於,這些作為替代交通的船隻不僅減少了廢氣污染, 即使塞在綠意盎然的河道上動彈不得時,依舊為城市街頭添了一分詩情畫意。

    不僅在阿姆斯特丹,荷蘭許多城市都擁有這般迷人的小橋流水風情。這些人造運河,在從前的歲月中一度扮演了重要的運輸功能。如今由於多數的小巧運河都不適用大型現代商船的行駛,這種水面貿易的繁榮景象如今已不多見, 而今日在許多古貿易城鎮留下的「計量所」(Waag)則成了歷史見證的建築。所謂的計量所,最初建造的目的是為了稱量貿易商船沿著運河載來的起司及農產品,因此計量所經常建於鄰近碼頭的地帶,或至少也是人力搬運可及的交易廣場。如今這些古蹟級的計量所已不再作為貿易秤量之用,而是成為現代音樂會的演出地點,或是十二月時聖尼可拉斯和小朋友相見歡的場所,或甚至如阿克馬或豪達(Gouda)等地,傳統的起司交易市場被刻意保留下來,做為娛樂觀光客的噱頭。

    荷蘭四面八方通達的運河網絡為荷蘭人帶來了得天獨厚的水上綠生活。不過,要想來一趟浪漫的遊船之旅,除了坐擁前人留下的水道工程外,後人的經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試想,若人人喝完啤酒,便將手中的空罐順勢往河面扔去,這些美麗的運河很快就變得臭氣熏天。所幸,荷蘭人截至目前為止,只有將偷來的腳踏車扔進河裡的習慣(至少比扔垃圾好多了),不時也可看到市政府派出的河道清潔船在河面打撈廢棄物。青蛙王國的水面世界,今日也才得以繼續造福青蛙國民。

    荷蘭水線化身觀光車道

    實際上,這些規劃整齊、頗具觀光吸引力的運河,一度也扮演了重要的軍事防禦功能。早在正式的防禦水線出現之前,歷史上已記載荷蘭人故意開放堤防,使河川上漲或是使被侵略的土地淹沒,使敵軍無法入侵。

    一五七四年的八○年戰爭期間,荷蘭奧倫治親王(Prince of Orange)矢志捍衛西班牙軍包圍的萊登城,當時也採取了利用運河水道的策略。親王下令擊破堤防,使大水灌注萊登城外土地,同時萊登市民在彈盡糧絕的狀態下,和西班牙軍整整僵持了三個月。最後終於在天候配合下,萊登城外河水暴漲,荷蘭援軍艦艇得以順利駛入。十月三日,西班牙王朝終於捨棄了這塊泡在爛泥中的沼澤地打道回府,而解放軍也總算及時帶來糧食,解救了飢腸轆轆的受困市民。

    著名的荷蘭水線(Holland Water Line)就是這種破堤灌水的古老戰略現代版。在低窪運河處設置閘門,一旦受到敵人攻擊時,便引導河水淹沒鄰近土地,必要時還可以讓戰略艦艇長驅直入。而沿著水線的防禦碉堡則建造在較高的地勢上,漲水時便可成為防衛基地。這樣的戰略幫助了荷蘭人將西班牙王朝的勢力驅逐出境,也在許多重要戰爭中奏效,直到近代二次大戰時,開著轟炸機的德軍不再採取陸軍攻勢,荷蘭水線這才失去了效用。如今荷蘭境內多處的防禦水線,大多用來滿足荷蘭人的另一種愛好:觀光用環河單車道。

    星形堡壘成林間明星

    時至今日,當年沿著防禦水線建造的堡壘,多半成為與世無爭的寧靜小鎮,只有從前遺留下來的砲台和城牆等遺跡,回味著以往的歷史。而利用護城運河建造出的星形堡壘,便成了空拍圖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美麗記號。雖然歐洲各地都有星形堡壘的建築,但荷蘭的星形堡壘仍是數量最多,也通常最受觀光客歡迎。位於荷德邊境的布坦吉堡壘(Vesting Bourtange),同樣是當年奧倫治親王為抵抗西班牙軍所下令建造的戰略機地。如今的布坦吉堡壘形狀保存完整,從空中鳥瞰下來,兩道護城河勾勒出一枚鑲著邊框的星星圖案,夢幻的形狀彷彿置身童話世界。踩著單車繞行時,從前的防禦要塞,似乎也搖身成為掉落林間棲息的一顆明星。

    另一座饒富趣味的四角星形堡壘盧沃瑞堡(Fort de Roovere),雖然不如擁有完整五角形的堡壘來得知名,但由於二○一一年荷蘭建築師的一道神來之筆,頓時吸引了建築界的注目。由於荷蘭政府近年致力於防禦水線的保存與觀光路線,盧沃瑞堡的護城河也需要一條聯外橋樑。由於不願破壞原本護城河的水線與防禦性質的歷史意義,荷蘭R O與A D建築事務所(RO and AD Architecture)設計出一道隱藏於水面下的隱形橋樑。從遠方望去,完全看不到橋樑的存在,而走進一看,水面竟如摩西過紅海般被分出一道小徑。這座暱稱為「摩西橋」的設計,橋體經過無毒處理的耐久環保材料,使今日的修復與昔日的風光,毫無衝突地共存一處。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7*23
    頁數:224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郭書瑄

      追蹤











    •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3/12/26








    • ISBN:9789576967566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荷蘭,小國大幸福(隨書贈綠色旅遊地圖)





arrow
arrow

    freddimv84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